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苍溪县群山深处、号称“西南最大苗木集散基地”的龙山镇,多年来涌现出一拨以嫁接苗木为主业的乡土人才“刀儿客”,他们怀揣“一人一刀闯天下,一技一业富家国”的理想和追求,长年走南闯北挣票子,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资料图)
苍溪县龙山镇的“刀儿客”正在嫁接苗木。
不仅如此,“刀儿客”早已跳出龙山,成为了全县乡土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响亮品牌。
个个“刀儿客” 都有甘与苦
2月21日,春雨潇潇。龙山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缠绕着塑料薄膜的刚刚嫁接好的苗木,蔚为壮观。在一些农户的家里,两三农户围坐一起,一边悠闲地抽着香烟,一边手起刀落地、行云流水般地嫁接出一株株苗木。
“1973年,我初中毕业,看到别人搞嫁接,一天竟能挣10个工分,令我羡慕不已。正好当时的生产队都有果技员,我就跟他们学会了嫁接。”龙山镇宝宁村一组老农向志友迄今从事嫁接52年,他记忆犹新地说,“那个时候,嫁接苗木还没有采用薄膜来缠绕,我们就用谷草缠绕,谷草干了易折断,湿了水分太重又导致苗木不易成活,切口还需用牛粪封顶(防止水分流失或浸入雨水致苗木不能成活),不仅考技术,还又脏又累;我们专用的嫁接刀,需要足够的硬度,原来是自己用锯片磨,之后改用电工刀,直到现在定制刀具。搞嫁接,讲究的是刀快手稳,削平对稳,密封绑紧,认真观察,精心管理。”
在半个多世纪的从业经历中,向志友难忘的有两件事:一是为了解决苍溪雪梨“米米”不能育种的问题,他千里迢迢到山东莱阳买回种子培育实生苗;二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他嫁接出了一个重达4斤8两的苍溪雪梨,在苍溪县第一届梨花节上大放异彩。
历经磨练,向志友熟练掌握了与嫁接相关的采种、播种、育苗、修剪等一系列技术,嫁接的成活率高达95%。而且,他还着力向“全程管理人员”方向发展,被浙江、福建等地业主请去管理苗木生产。他说:“我这一辈子就凭这个嫁接的手艺,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
比向志友年轻10多岁的龙山镇董永村五组农户廖洪顺,在当地号称“快刀手”。在前不久苍溪县举办的首届乡土人才“梨乡刀儿客”职业技能大赛中,跻身前三名之列。
廖洪顺在每年短短两三个月嫁接期间,就能挣到数万元。他曾与10多个同乡赴新疆嫁接核桃苗,半夜室外大雪纷飞,他们竟在苗地旁一间陋室搭地铺而卧;他曾在三伏天,“上边烤、下面晒”的恶劣环境下,身穿的背心都被强烈的紫外线变了颜色,而他还在乐此不疲地取穗芽,进行着最考手艺的皮接、芽接。
廖洪顺说:“我们搞嫁接的,只要出去铺开摊子了,就有一个接一个的买主来找你,不愁挣不到钱,只看你能不能吃苦。嫁接技术只占50%-60%,剩下的就要把准每个品种的季节以及气温和水源情况,才能充分保证成活率。嫁接还要抢时间,一个人接一单大生意在短期内往往拿不下来,必须讲团队精神,大家都是三五一伙承揽嫁接生意。”
打造劳务品牌 助推乡村振兴
上世纪70年代伊始,龙山镇各村各队为了搞副业,相继建起了园艺场,设立了果技员,大力发展梨子、苹果、柑橘、核桃、李子、桃子、猕猴桃等苗木生产,应运而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嫁接能手。从2011年开始,嫁接手的队伍日益庞大,他们也被呼为“刀儿客”并名扬四方。正因如此,全镇“没有买不到的苗子,也没有卖不出去的树”,龙山镇已成为民间公认的“西南最大苗木集散基地”。
“‘刀儿客’几乎都是自学成才。最初,全镇会嫁接的不到1000人;到了现在,全镇男女老少都会嫁接的约3万人。他们走南闯北,去了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有的甚至还走出了国门。”龙山镇干部唐敏罡说,“由于嫁接是季节性的,‘刀儿客’一般能干3个月,但是有渠道的也能干半年左右,包吃包住包车费,每人每天少则挣300元,多则挣600元。”
据唐敏罡介绍,龙山镇于2021年开始将“刀儿客”作为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于“刀儿客”技术的提档升级。原来,龙山镇的“刀儿客”仅擅长于春季嫁接,即枝接。而伏季嫁接技术所需掌握的皮接、芽接技术却是一个短板,失去了伏季嫁接挣钱的大好机会。唐敏罡表示:“所以,我们必须请专家对‘刀儿客’培训皮接、芽接技术,把伏季的空当补起来,延长产业链条。同时,要让‘刀儿客’种得来苗子,管得来果树,掌握更多的挣钱技能。”
如今,在苍溪县,水果产业风生水起,发源于龙山镇的“刀儿客”亦遍布苍溪县的各特色水果产业乡镇,据悉,全县已有“刀儿客”4万余人。为此,苍溪县正趁势打造“梨乡刀儿客”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增强全县‘刀儿客’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去年通过‘线上+线下’‘专题培训+传帮带’等方式开展梨乡刀儿客特色劳务品牌专题培训57期次、3100人,培训合格率达98%,就业率100%。”苍溪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副主任欧阳儒说,“培训合格的都颁发了《特色劳务品牌培训合格证书》,同时,我们还设计制作了梨乡刀儿客劳务品牌标识,提出‘一人一刀闯天下,一技一业富家国’。”
就在本月,苍溪县还举办了别开生面的首届乡土人才“梨乡刀儿客”职业技能大赛,大赛活动中领导为苍溪县第一个“梨乡刀儿客”工作室揭牌。欧阳儒介绍说,下一步将开展“梨乡刀儿客”的职称评级认定,进而让他们与省内外的嫁接高手同台打擂,抢占苗木嫁接更广阔的市场。
田间地头已经嫁接好的苗木蔚为壮观。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关键词:
走南闯北
水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