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祥,云南省华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办公室管理员,他凭着对烟草事业和宣传工作的热爱,十年来,先后在行业内外媒体刊发宣传报道和人物通讯稿件300余篇,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
为烤烟科技员画像
【资料图】
杨世祥以烟草人手笔去描绘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时代感,采写了《蔡友明:“烟缘”二十年》《穿行在云雾山中的“云PK7789”》《李华清:科技托起“金色的希望”》《陈兴富:打造千亩万担烟村的实践者》等基层一线的烟草科技队伍的人物通讯,鼓舞了基层烟草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华坪县通达乡白姑河村傈僳族烟农丁云成说:“看了宣传烟辅员的事迹,我很受启发,体会到作为烟叶科技工作者的存在价值和在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中的贡献,也促使我在今后的烟草科技服务的工作中更加勤奋学习和工作。”
为烟农群众点赞
烟农群众是勤劳勇敢的美丽乡村建设者。杨世祥在烟叶生产、挂钩扶贫工作中和烟农打成一片,作为同是大山走出来的傈僳人,他对过去山区傈僳族群众的贫苦感同身受,在采访中,他发挥自己傈僳族语言的优势,深入了解烟农的生产生活并绘入笔端,采写了《丁才军:一个有思想的新时代烟农》《段春玉:乡村多元化产业发展的带头人》《紫顺祥:八十后烟农的领头羊》等通讯,先后发表于多家央媒、省媒。兴泉镇关塘村外出务工回乡青年罗连军,看了本村青年紫顺祥致富并修建了别墅、购置了越野车的通讯后,感慨说:“紫顺祥是我们本村人,我外出打工每年过年回家一次,每回来一次就看到他家变化一次,从破瓦房变成小别墅,从三蹦子变成小轿车……真的很励志。” 2020年,罗连军回乡搞农业,收益15万元。他对笔者说:“我回来发展,真的是受到你们宣传紫顺祥那篇文章的影响”。
宣传身边典型榜样
杨世祥采写的《烤烟有根深扎泥土 站长有“根”深系烟农》人物通讯,讲述了3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扎根基层服务烟农的老烟草人唐元祥的故事,他为华坪年轻的烟草人树立了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的榜样。而另一篇《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通讯,讲述了党员职工肖期菊十几年如一日关爱高龄零售户张怀芬的感人故事,彰显了烟草人的大爱无疆,经丽江市文明网转载后,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杨世祥以公司驻村队员刘崇辉为原型创作的中篇小说《扶贫路上》,向社会展现了烟草人用心用情投入扶贫的感人事迹。
为企业宣传尽力
在杨世祥看来,企业不仅需要劳模榜样的带动,还需要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他总结了做好宣传工作的“六字”要诀,即腿勤、心细、手快。通常,同事们下班后,杨世祥静下心来撰写并向各媒体报送稿件,这一套工作流程结束时,早已经半夜三更了。
2022年,杨世祥先后在人民网、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东方烟草报、丽江日报等行业内外媒体报刊发表新闻通讯和人物故事38篇,积极宣传了企业的正能量和典型榜样。
杨世祥还创作了许多小说、散文、诗歌和随笔等文学作品。十年来,他先后在《民族文学》《中国文学》《壹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傈僳族卷》《云南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150余篇50万字,出版小说集《木椤房之恋》《走出筲箕坪》。2015年起获奖无数,并入选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文/图 张玲玲)
关键词: